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,白人通常给人一种高大强壮的感觉,比黄种人,包括中国人在内,似乎要更加高大威猛。然而,在冷兵器时代,白人文明却屡次遭遇黄种人文明的侵略与压制。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这个答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。在今天,我们看到很多白人普遍比中国人高,便认为几千年来这种身高差异一直存在,这显然是不准确的。事实上,欧洲人身高的优势主要是在最近两三百年才逐渐形成的。回溯至18世纪之前,中国与欧洲的男性身高差距并不显著,基本都在165厘米左右。
身高差异的真正开始是在18世纪中后期,西方国家首先迎来了工业革命,这使得他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。随着食物供应的充足,西方普通民众的饮食得到了改善,肉类、鸡蛋、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大幅增加,热量供应也更加充足。与此同时,中国正值清朝时期,尽管人口迅速增加,但与之相对的生产力却未能跟上,生活水平并没有同步提升,反而有所下降,身高和体质逐渐落后于欧洲国家。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,中国更是经历了鸦片战争、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列强侵略,百姓疾苦,民众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,身高差距不断扩大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物质条件逐步改善,才使得中国人的身高开始逐渐追赶上来。
展开剩余80%根据《柳叶刀》这本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的统计数据,过去40年里,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增加了8厘米,达到了175.7厘米,女性的平均身高也上升至163.5厘米。而与之对比,美国年轻群体的平均身高为176.9厘米。由此可见,在相似的生活水平下,中国人与西方白人的身高差距已不再明显。
另外,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,白人并非一个统一的群体。我们通常看到那些高大白人,大多数属于西北欧的日耳曼人和中东欧的南斯拉夫人,这些群体主要分布在挪威、瑞典、德国和塞尔维亚等国家。而像南欧的罗曼人或英国的凯尔特人,身高往往就要低得多。
西方文明的东征与东方文明的西征,都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行动。我们先来看看西方文明的东征历程。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重大东征:
第一次是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,建立了至今仍在运作的种姓制度。根据某些说法,雅利安人也曾试图入侵中国商朝,但遭到商朝的击退。然而,这一说法缺乏确凿的考古和史料证据支持。
第二次是亚历山大东征。在征服波斯后,亚历山大一举攻破了大半个中东,最终越过了印度边界,但由于兵力不足,且战线过长,他未能在印度取得显著的胜利。最终,亚历山大不得不撤回,且在他去世后,其庞大的帝国也迅速分裂。
第三次是罗马帝国的扩张。尽管罗马帝国是西方文明的巅峰,但其疆域大多局限在地中海沿岸,最远只曾扩展至两河流域,无法深入东部。
第四次是十字军东征。十字军东征是西方基督教国家以“拯救圣城”为名,发动的多次领土争夺和财富掠夺战争。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战略,十字军的行动像是一群乌合之众,始终局限于西地中海一带,未能对东方文明造成实质性威胁。
与西方文明的东征不同,东方文明的西征次数更多,且规模庞大,像波斯帝国入侵希腊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、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、蒙古西征等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如果单从黄种人文明发起的西征来看,有三次特别显著的历史事件:
第一次是匈奴的西迁。在汉帝国时期,汉朝多次对匈奴发动征讨,最终迫使匈奴残部迁往西方,这一事件引发了欧洲的大规模民族迁徙,日耳曼部落的崛起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,匈奴王阿提拉也因此被西方人称为“上帝之鞭”。
第二次是西辽的西征。宋金联手灭辽后,耶律大石建立西辽政权,继续向西推进,先后征服了高昌回鹘、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,建立起强大的西辽帝国,直到被蒙古所灭。
第三次是蒙古的西征。从1219年到1260年,蒙古帝国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西征,建立起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,摧毁了40多个国家,包括西辽、塞尔柱突厥、阿拉伯帝国等,势力范围最远达到欧洲多瑙河流域。在这几次征战中,蒙古军队击败了罗斯诸国、匈牙利、波兰、神圣罗马帝国等欧洲军队,堪称黄种人军事力量的巅峰。
从这些历史事件来看,东方文明的西征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战果,而且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地缘格局,特别是匈奴和蒙古的西征,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军事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由此可见,在冷兵器时代,黄种人文明的军事力量的确曾在多个方面优于欧洲白人。
这种情况的出现有许多复杂的原因,其中包括一些偶然因素。但总体来说,有两个主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:
一、政体的不同
自从罗马帝国分裂,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,欧洲的统一便再也没有恢复。特别是在中世纪,虽然法兰克帝国一度强盛,但查理曼帝国死后,帝国分裂,导致王国间的纷争不断。随着封建制度的实施,欧洲国家的政治体制逐渐走向分裂,王权被削弱,各国间势力分散,导致很难应对外来的侵略。
相对而言,东方文明如中国和草原帝国通常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,王权贯穿全境,国家的动员能力十分强大。中国的古代战争通常动辄调动数万甚至数十万兵力,而欧洲的战争规模往往要小得多。因此,在这种对比下,当军事科技与策略相当时,东方的大一统体制能够调动更多兵力,形成对分散欧洲诸国的数量优势,军事力量的差距自然不言而喻。
二、军事科技的差距
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远不止刀剑相向,科技水平的差距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。以拜占庭帝国为例,其能够在多次敌人围攻下坚持千年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独有的希腊火武器,这种先进的武器多次帮助拜占庭成功击退阿拉伯、斯拉夫以及保加利亚的侵略。
而东方文明的军事科技,尤其是蒙古的军事科技在西征过程中展现得尤为突出。蒙古骑兵不仅战斗勇猛,纪律严明,而且具备了出色的战略情报系统和先进的攻城器械。蒙古人还吸收了中国火炮、阿拉伯回回炮等多种高科技武器,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具备了巨大的优势。相比之下,欧洲的军事科技几乎停滞不前,面对蒙古如此强大的军队,自然溃败无力。
总之,我认为,在18世纪之前,黄种人与欧洲白人在体型和体质上并没有明显差异。得益于强大的大一统体制,东方文明能够调动更多军事力量,再加上更先进的军事科技和策略,在冷兵器时代,黄种人文明确实在多个方面形成了对西方文明的军事优势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